基础规范
必须使用InnoDB存储引擎
解读:支持事务、行级锁、并发性能更好、CPU及内存缓存页优化使得资源利用率更高
必须使用 utf8mb4 字符集
解读:万国码,无需转码,无乱码风险,节省空间
数据表、数据字段必须加入中文注释
禁止使用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Event
解读:高并发大数据的互联网业务,架构设计思路是“解放数据库CPU,将计算转移到服务层”,并发量大的情况下,这些功能很可能将数据库拖死,业务逻辑放到服务层具备更好的扩展性,能够轻易实现“增机器就加性能”。数据库擅长存储与索引,CPU计算还是上移吧!
命名规范
只允许使用内网域名,而不是ip连接数据库
线上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数据库内网域名遵循命名规范
业务名称:xxx
线上环境:dj.xxx.db
开发环境:dj.xxx.rdb
测试环境:dj.xxx.tdb
从库在名称后加-s标识,备库在名称后加-ss标识
线上从库:dj.xxx-s.db
线上备库:dj.xxx-sss.db
库名、表名、字段名:小写,下划线风格,不超过32个字符,必须见名知意,禁止拼音英文混用
表名t_xxx,非唯一索引名idx_xxx,唯一索引名uniq_xxx
表设计规范
单实例表数目必须小于500
单表列数目必须小于30
表必须有主键,例如自增主键
主键需递增
数据行写入可以提高插入性能,可以避免page分裂,减少表碎片提升空间和内存的使用
主键要选择较短的数据类型
Innodb引擎普通索引都会保存主键的值,较短的数据类型可以有效的减少索引的磁盘空间,提高索引的缓存效率
无主键的表删除,在row模式的主从架构,会导致备库夯住
禁止使用外键,如果有外键完整性约束,需要应用程序控制
解读:外键会导致表与表之间耦合,update与delete操作都会涉及相关联的表,十分影响sql 的性能,甚至会造成死锁。高并发情况下容易造成数据库性能,大数据高并发业务场景数据库使用以性能优先。
字段设计规范
必须把字段定义为NOT NULL并且提供默认值
解读:
正确的写法是:SELECT uid FROM t_user WHERE day>= unix_timestamp('2017-02-15 00:00:00')
禁止负向查询,以及%开头的模糊查询
解读:
NOT、!=、、!、NOT IN、NOT LIKE
等,会导致全表扫描禁止大表使用JOIN查询,禁止大表使用子查询
解读:会产生临时表,消耗较多内存与CPU,极大影响数据库性能
禁止使用OR条件,必须改为IN查询
解读:旧版本Mysql的OR查询是不能命中索引的,即使能命中索引,为何要让数据库耗费更多的CPU帮助实施查询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