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系列(四)— SQL调优实战

2023年 7月 19日 64.0k 0

前言

前面三篇内容我们花了大量时间介绍了索引及SQL调优工具,其实主要目的就是为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服务的,索引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查询,学习它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进行SQL调优,下面我们利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实战一下吧!本篇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索引遵循的原则,二是利用索引进行SQL调优时的注意事项,三是对常见问题SQL该如何进行调优。

一、 索引遵循的原则

要想正确地使用某项技术,必须了解技术的原理及使用方式(原则)。索引底层原理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那它的使用方式(原则)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1 、全值匹配

条件where语句中的列被包含在了索引列中。

比如一个索引项index(a、b、c),有以下三个where条件语句:

where a = 1;where a = 1 and b = 2;where a = 1 and b = 2 and c = 3;以上三个where条件语句中的列是被包含在索引列中的,所以这三个语句都是可以走索引的。

2 、最左前缀原则

组合索引中,要符合最左前缀法则,即查询时从索引最左边的列开始匹配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

比如一个索引index(a、b、c),where a = 3使用到索引中的a字段;where b = 1是不能走索引的,因为跳过了索引中a字段不符合最左前缀原则;where a = 3 and c = 2使用到了索引a,但c走不了索引,因为中间b断掉了。

3 、不要在索引列上做任何计算

不要在索引列上做如下操作:计算、函数计算、类型转换等,不然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转向全表扫描。

比如:虽然有name索引(即index(name))但是由于对name列进行了函数计算,因此不能走索引。

图片.png

4 、范围条件右边的列不能走索引

比如:position列是走不了索引的。

图片.png

5 、尽量使用覆盖索引(即要查询的列包含在了索引列中),减少select * 的使用

组合索引中,使用覆盖索引可以减少回表查询,提高查询性能。

6 、索引列不要用不等于(!=或)、not in,not exists,不然会索引失效导致全表扫描

7 、索引列上不要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判断,不然会导致索引失效

8 、索引列使用like不以通配符‘%’开头,不然会导致索引失效走全表扫描

图片.png

针对like‘%字符串%’索引不被使用的情况解决方案:

a、 使用覆盖索引

图片.png

b、 尽量改成以“%”结尾的查询,如不能则可借助搜索引擎

注意:like针对‘字符串%’是可以走索引的,如果后面还有其他索引项,是不会继续往下走索引的,即索引项到like对应的列为止。

9 、索引列上的字符串要加单引号

图片.png

如上SQL语句,1000没有加单引号导致未走name索引。

10 、索引列不要使用or

图片.png

如上SQL语句,使用or做连接导致name索引失效。

11 、范围查询使用索引情况

MySQL在使用索引时会使用一个index_key功能,该功能用来确定MySQL的一个扫描范围,分为上边界和下边界。

MySQL利用=、>=、> 来确定下边界(first key),利用最左匹配原则,首先判断第一个索引键值在where条件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判断比较符号,如果为“=,>=”中的一种,加入下边界的界定,然后继续判断下一个索引键,如果是“>”,则将该键值加入到下边界的界定,停止匹配下一个索引键;如果不存在,直接停止下边界匹配。

例如:一个联合索引:idx_c1_c2_c3(c1,c2,c3)
where c1>=1 and c2>2 and c3=1
-->  first key (c1,c2)
--> c1 为 '>=' ,加入下边界界定,继续匹配下一个
-->c2 为 '>',加入下边界界定,停止匹配

上边界(last key)和下边界(first key)类似,首先判断是否是“=”,“='a' and c1 ='a' and c1 90000 limit 5;来对比一下这两条SQL的执行计划分析:

图片.png

从上面的执行计划可以看出,显然改写后的SQL走了索引,而且扫描的行数大大减少,执行效率更高。

但是,这种情况下,改写后的SQL使用场景很有限,如果表中某些记录被删会造成主键空缺,导致查询结果不一致,比如将id= (select id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id limit 90000 1) limit 5 改写后的SQL在利用了主键索引性能方面会有很大提升;

还有一种方案就是不用子查询,在代码里先计算出要查询的5条数据中的最小id值,即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id >= 90000 limit 5;其中90000是在代码里计算得出的,可直接赋值给SQL参数即可。

3 )、利用非主键字段排序进行优化

比如一个根据非主键字段排序的分页查询:select *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name limit 90000,5;该SQL如何进行优化?其实关键是让排序时返回的字段尽可能少,所以可以先通过排序和分页操作查出主键,然后根据主键查到对应的记录,SQL改写如下:select * from employees e inner join (select id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name limit 90000,5) ed on e.id = ed.id;通过explain查看执行计划:

图片.png

4 、Order by与Group by优化

我们先来看一下几种order by情况下的案例分析:

1) 案例1: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Lilei’and position = ‘dev’order by age;

图片.png

通过最左前缀法则:中间字段不能断,此查询用到了name索引,从key_len=74也能看出,age索引列用在了排序过程中,因为Extra字段里没有using filesort。

2 )案例2: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Lilei’ order by position;

图片.png

从explain的执行结果来看:key_len=74,查询使用了name索引,由于用position进行排序,跳过了age,出现了Using filesort。

3) 案例3: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order by age, position;

图片.png

查找只用到索引name,age和position用于排序,所以无Using filesort。

4) 案例4: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order by position, age;

图片.png

和案例3中的执行结果一样,但是出现了Using filesort,因为索引的创建顺序为name,age,position,但是排序的时候为age和position颠倒位置了。

5) 案例5: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and age = 18 order by position, age;

图片.png

与案例4对比,在Extra中并未出现Using filesort,因为age为常量,在排序中被优化,索引未颠倒,所以不会出现Using filesort。

6) 案例6: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order by age asc,position desc;

图片.png

虽然排序的字段列与索引顺序一样,且order by默认升序,这里position desc变成了降序,与索引的排序方式不同,导致没有利用上position索引列,从而产生Using filesort。Mysql8以上版本有降序索引可以支持该种查询方式。

7) 案例7: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in (‘Lilei’,’LiHua’) order by age,position;

图片.png

对于排序来说,多个相等条件也是范围查询。

8) 案例8: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a’order by name;

图片.png

此SQL语句没有走索引,可以使用覆盖索引进行优化:select name,age,position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a’order by name;这样就可以利用上name索引列:

由此针对order by和group by优化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a、MySQL支持两种方式的排序filesort和index,Using index是指MySQL通过扫描索引本身来完成排序。Using index效率高,Using filesort效率低;

b、order by满足如下两种情况时会使用Using index:

(1)order by语句使用索引最左前列,

(2)where子句与order by子句使用的条件列组合起来满足索引最左前列;

c、尽量在索引列上完成排序,遵循索引建立(索引创建的顺序)时的最左前缀法则;

d、如果order by的条件不在索引列上,就会产生Using filesort;

e、能用覆盖索引尽量用覆盖索引;

f、group by与order by很类似,其实质是先排序后分组,遵照索引创建顺序的最左前缀法则;对于group by的优化如果不需要排序的可以加上order by null禁止排序。注意,where高于having,能在where中限定的条件就不要用having限定了。

5 、Join关联查询优化

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先来创建两张表:

CREATE TABLE t1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a int(11) DEFAULT NULL,

 b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a (a)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REATE TABLE t2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a int(11) DEFAULT NULL,

 b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a (a)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两张表的表结构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数据量不一样,t1表的数据量远大于t2表。

在介绍join关联查询优化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MySQL常见的两种关联查询算法:

1 )、嵌套循环链接关联(Nested-Loop Join(NLJ))

先循环第从第一张表(也叫驱动表)中每次读取一行数据,并找到这行数据中的关联字段,然后根据关联字段在另一张表(被驱动表)里取出满足条件的行,然后取出两张表的结果合集。比如:

图片.png

从执行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

a、表t2是驱动表,表t1是被驱动表 (执行计划中id如果一样则按从上到下顺序执行,先执行的为驱动表);优化器一般会优先选择小表做驱动表。所以使用inner join 时,排在前面的表并不一定就是驱动表。

b、使用left join时,左表是驱动表,右表是被驱动表,使用right join时,右表时驱动表,左表是被驱动表,使用join时,MySQL会选择数据量较小的表作为驱动表,数据量大的表作为被驱动表。

c、一般join语句中,如果执行计划Extra中未出现Using join buffer则表示使用的join 算法是 NLJ。

上面sql的大致流程如下:

a、从表t2中读取一行数据(如果t2表有过滤条件,会从过滤结果里取出一行数据);

b、从上一步获取的数据中,取出关联字段a,到表t1中查找;

c、取出表t1中满足条件的行,跟t2中获取到的结果合并,作为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d、重复上面a、b、c三步。

整个过程会先读取t2表的所有数据,然后遍历这每行数据中字段a的值,根据t2表中a的值索引扫描t1表中的对应行。如果被驱动表的关联字段没索引,使用NLJ算法性能会比较低,MySQL会选择Block Nested-Loop Join算法

2 )、基于块的嵌套循环连接 (Block Nested-Loop Join(BNL))

把驱动表的数据读到join_buffer中,然后扫描被驱动表,把被驱动表每一行取出来跟 join_buffer中的数据做对比。看如下示例:

图片.png

Extra列中的Using join buffer(Block Nested Loop)说明该关联查询使用的是BNL算法。

上面SQL语句的大致流程:

a、把t2的所有数据读到join_buffer中;

b、把表t1中每一行取出来,跟join_buffer中的数据做对比;

c、返回满足join条件的数据。

整个过程对表t1和t2都做了一次全表扫描,因此扫描的总行数为表t1的数据总量+表t2 的数据总量。由于join_buffer里的数据是无序的,因此对表t1中的每一行,都要做很多次次(次数为join_buffer中的数据量)判断。

join_buffer 的大小是由参数 join_buffer_size设定的,默认值是256k,如果容量不够的话,会采取分段存放。比如t2表有600行记录, join_buffer一次只能放500行数据,那么就会先往join_buffer 里放500行记录,然后从t1表里取数据跟join_buffer中数据对比得到部分结果,然后清空join_buffer,再放入t2表剩余的100行记录,再次从t1表里取数据跟join_buffer中数据对比,所以就多扫了一次t1表。

被驱动表的关联字段没索引时为什么要选择使用BNL算法而不使用NLJ呢?

如果上面第二条SQL使用Nested-Loop Join,那么扫描行数为t2表数量*t1表数量,扫描行数过多且是磁盘扫描,性能很低的;而用BNL磁盘扫描次数会少很多,相比于磁盘扫描,BNL的内存计算会快得多。因此MySQL对于被驱动表的关联字段没索引的关联查询,一般都会使用BNL算法。如果有索引一般选择NLJ算法,有索引的情况下NLJ算法比BNL算法性能更高。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关联SQL的优化建议:

a、关联字段需要加索引,让MySQL做关联操作时尽量选择NLJ算法;

b、小表驱动大表,小表作为驱动表,大表作为被驱动表;

注意: 小表是指:每个表按照各自的条件过滤,过滤完成之后,参与join操作的总数据量,数据量小的那个表,就是小表,反之为大表。

因此,基于小表驱动大表的原则,我们在优化in和exsits时要注意:

a、 当B表的数据集小于A表的数据集时,优先使用in,比如: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b、 当A表的数据集小于B表的数据集时,优先使用exists,比如: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B.id = A.id),将主查询A的数据,放到子查询B中作条件验证,根据验证结果(true或false)来决定主查询的数据是否保留。

 

 

SQL优化是一门艺术,除了以上内容外,还需要我们平时工作中根据业务做出更合理的优化方案!

相关文章

Oracle如何使用授予和撤销权限的语法和示例
Awesome Project: 探索 MatrixOrigin 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下载丨66页PDF,云和恩墨技术通讯(2024年7月刊)
社区版oceanbase安装
Oracle 导出CSV工具-sqluldr2
ETL数据集成丨快速将MySQL数据迁移至Doris数据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