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扫描技术的出现迄今为止已经超过20年,从早期完全依靠人工寻找漏洞,到开源漏扫工具的出现,再到商业漏扫平台,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随着IT环境、数字业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漏洞扫描技术有多种不同类型,但只有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扫描工作才能获得更有效的漏洞检测效果,保护企业数字化业务安全开展。为了获取更好的漏洞扫描效果,安全专家们建议组织在扫描活动中采用以下关键步骤:
步骤1明确扫描的目标和范围
在开始漏洞扫描工作之前,企业应该明确要扫描的范围和目标。首先,要确定应该对哪些网络资产进行漏洞测试,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一个网络系统或整个组织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要确定扫描活动的具体目标,比如暴露已知漏洞、分析补丁管理有效性或识别配置缺陷。明确漏洞扫描的目标和范围有助于指导后续的扫描工作,并确保全面覆盖潜在的漏洞。
步骤2选择合适的扫描工具
市场上有许多漏洞扫描工具可供选择。选择合适的工具是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一步。这些工具可以自动扫描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漏洞,并提供详细的报告。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商业版和开源版的漏洞扫描工具,企业应该充分研究这些工具的特性、功能和兼容性,选择最能满足组织应用需求的工具。
步骤3完成工具设置
在扫描工具安装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配置某些参数,比如待扫描的网络接口、授权扫描所需的凭据和时间安排选项。为了保证准确的扫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类型和正确调整参数很重要。有些工具需要在安装后进行配置,才能正确或彻底地扫描某些资产、网段或应用程序。
步骤4制定扫描策略
在完成扫描工具的合理配置后,还需要根据扫描工作的具体目标制定扫描策略。不同的漏洞扫描工具都有不同的策略设置界面和术语,因此需要参照供应商给出的使用文档进行相关的策略配置操作。扫描策略通常包括确定目标、创建扫描任务、设置扫描的深度和方法等,通过这些策略指定了要扫描的系统或网络、要查找的漏洞以及要使用的相关标准等。
步骤5执行漏洞扫描
当扫描工作启动后,漏洞扫描工具会使用已配置的设置来检查目标系统的漏洞。扫描所需的总时间将取决于网络规模、扫描深度和基础设施的复杂性等需求。扫描器将主动扫描目标,识别潜在的薄弱环节,并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漏洞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修复措施。
步骤6监控扫描过程
当扫描任务启动后,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扫描的全过程,确保一切活动按计划顺利开展。很多扫描器工具都可以提供实时进度更新,准确展现已扫描的资产数量、发现的漏洞和估计的预计完成时间。通过监控扫描过程,可以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或问题,并以此优化漏洞扫描工具的配置。对企业而言,资产清单必须经常更新,并作为活跃文档加以维护。
步骤7漏洞优先级评估
漏洞扫描报告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因此需要进行分析和优先级排序。根据漏洞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性,对漏洞进行分类和排序。这将帮助安全团队确定哪些漏洞需要优先修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在确定漏洞优先级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考虑相关的补救方法,比如打补丁、修改配置或实施安全最佳实践。
步骤8修复和缓解漏洞
根据漏洞的优先级,制定漏洞修复计划将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漏洞修复计划应该包括漏洞修复的时间表、责任人和所需资源。这需要与相关团队(例如开发团队、系统管理员等)进行合作,确保漏洞修复工作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在执行漏洞修复之前,建议企业应该先在非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确保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并减少对生产系统的潜在影响。
步骤9二次扫描及验证
当漏洞修复计划完成后,企业应该再次执行一次漏洞扫描,以确认已发现的漏洞被正确解决,进一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基于二次扫描,漏洞管理团队需要再次创建漏洞态势分析报告,以表明解决漏洞的进展和有效性以及证明补救操作的有效性。报告既需要包括已修复的漏洞信息,包括检测到的漏洞、严重程度、完成的补救工作以及确认成功解决等;还应该显示未解决的漏洞,以及未解决的具体原因和下一步计划。
步骤10持续扫描和更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漏洞扫描和修复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地过程。新的漏洞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因此持续监测和更新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保持全面的安全态势感知能力,需要将漏洞扫描与其他安全工作(比如渗透测试、风险评估和安全意识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因此,企业要创建定期漏洞扫描计划,以便持续监控和快速修复漏洞。
参考链接:https://www.esecurityplanet.com/networks/how-to-do-a-vulnerability-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