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协作处理缓存清理需求: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助力多模块缓存管理

2023年 7月 26日 61.3k 0

在现代应用系统中,缓存是提高性能和减少数据库负载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缓存的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过期或者变得无效,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在复杂的应用系统中,可能有多个系统、多个模块产生缓存清理需求,而这些系统、模块之间的清理任务需要高效的协作,以避免数据竞争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处理多模块缓存清理需求的方案,通过使用Redis消息队列,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实现了多个系统、多个模块的消息生产和消费任务的合理协作。在这个方案中,多个系统、多个模块可以同时生产清理缓存的消息,消费者定期获取并合并这些消息后,通过多线程进行缓存清理,从而达到高效处理的目的。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种经典的多线程设计模式,用于解决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协作问题。生产者负责生成数据,并将其放入共享缓冲区,而消费者则负责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并进行处理。这种模式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数据交换,从而避免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问题。

方案介绍

-2023-06-29-2157.png

-2023-06-29-2157.png

Redis是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消息中间件。Redis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包括List(列表)和Queue(队列),这些数据结构可以用于实现消息队列的功能。

在Redis中,多个系统、多个模块可以将清理缓存的消息作为生产者生产,并将这些消息添加到一个特定的Queue中。而缓存清理服务则定期从这个Queue中获取消息,进行合并后再多个消费者进行缓存清理操作。这种模式称为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它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解耦,使得多个系统、多个模块之间可以独立进行消息的生产,由缓存清理服务统一多线程进行消息的消费,从而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使得业务系统于消息缓存系统之间不存在耦合关系。

第一步: 初始化Redis连接和消息队列

首先,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初始化Redis连接,以便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连接到Redis数据库。同时,创建一个消息队列,用于存储多个系统、多个模块产生的清理缓存的消息。

第二步: 系统或模块生产消息

每个模块可以根据自己的清理缓存需求,产生对应的清理缓存消息,并将消息添加到Redis的消息队列中。

MsgProduct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javax.annotation.Resource;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Set;

@Service
@Slf4j
public class MsgProduct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 "xj_test_queue";
    @Resource
    private RedissonCache redissonCache;

    public boolean msgAdd(Map params){
        //生产消息
        return redissonCache.cacheAdd(KEY,params);
    }
}

第三步: 消费者定期获取并合并消息,多线程缓存清理

消费者定期从Redis消息队列中获取缓存清理消息。获取到的消息可以按照namespace进行分类合并,以便后续多线程消费时能够分别处理不同模块的缓存清理任务。

MsgConsumer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ang3.ObjectUtil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javax.annotation.Resource;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rray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Service
@Slf4j
public class MsgConsum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 "xj_test_queue";
    @Resource
    private RedissonCache redissonCache;

    public void poll(){
        Map params = new LinkedHashMap();
        Map msgMap = redissonCache.cachePoll(KEY);
        int batchSize = 500;

        String namespace;
        Set msgSet;
        Set mergedSet;

        while (batchSize > 0 && !ObjectUtils.isEmpty(msgMap)) {
            // 合并消息
            for (Map.Entry entry : msgMap.entrySet()) {
                namespace = entry.getKey();
                msgSet = entry.getValue();
                mergedSet = params.getOrDefault(namespace, new HashSet());
                mergedSet.addAll(msgSet);
                params.put(namespace, mergedSet);
            }
            batchSize--;
            msgMap = redissonCache.cachePoll(KEY);
        }

        // 创建线程池
        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10,
                15,
                6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
        );
        for (Map.Entry entry : params.entrySet()) {
            executor.execute(()-> this.doFlush(entry.getKey(),entry.getValue()) );
        }

    }

    public void doFlush(String namespace,Set provinces){
        try {
            //执行缓存清理逻辑
            log.info("清理缓存的接口编码为:{},省份编码为:{}",namespace,provinces);
        }catch (Exception e){
            //缓存清理失败处理逻辑
            log.error("清理缓存失败",e);
        }

    }

}

优势与收益

采用基于Redis消息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我们成功解决了多个模块缓存清理的高效协作问题。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 提高性能与并发处理能力: 多线程并发消费消息,加速缓存清理任务的执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灵活扩展: 不同模块可以独立生产和消费消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大大增强。
  • 数据一致性: 通过合理的消息合并策略,保证缓存清理任务的数据一致性。
  • 资源节约: 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清理,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 结语

    在复杂的应用系统中,多个系统、多个模块可能会同时产生缓存清理需求。基于Redis消息队列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为这种场景提供了一种高效协作处理方案。通过生产者生产消息、消费者定期获取合并消息并进行多线程消费,系统可以高效处理缓存清理任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并发安全性。这种设计模式在当今大数据和高并发的背景下尤其重要,对于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JavaScript2024新功能:Object.groupBy、正则表达式v标志
    PHP trim 函数对多字节字符的使用和限制
    新函数 json_validate() 、randomizer 类扩展…20 个PHP 8.3 新特性全面解析
    使用HTMX为WordPress增效:如何在不使用复杂框架的情况下增强平台功能
    为React 19做准备:WordPress 6.6用户指南
    如何删除WordPress中的所有评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