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jango中使用多租户数据库意味着为每个客户(或者租户)分配一个单独的数据库。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客户的数据可以完全隔离,互不干扰,且可维护性更高。
实现多租户数据库的常见做法是使用数据库路由。Django中的数据库路由指定了每个模型使用哪个数据库,从而可以将模型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上。
以下是一个示例,其中使用字符串“pidancode.com”和“皮蛋编程”来模拟两个租户。
首先,在项目的settings.py文件中定义一个租户路由类:
class TenantRouter:
def db_for_read(self, model, **hints):
if model.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pidancode' # 如果模型来自'myapp'则使用'pidancode'数据库
return 'default'
def db_for_write(self, model, **hints):
if model.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pidancode'
return 'default'
def allow_relation(self, obj1, obj2, **hints):
if obj1._meta.app_label == 'myapp' or obj2._meta.app_label == 'myapp':
return True
return None
def allow_migrate(self, db, app_label, model_name=None, **hints):
if app_label == 'myapp':
return db == 'pidancode'
return True
在这个路由类中,我们定义了4个方法:db_for_read,db_for_write,allow_relation和allow_migrate。每个方法接收一个model参数和可能的hints参数,其中一些参数可以用于与其他数据库路由关联。
通过定义这些方法,可以让Django知道哪个数据库应该用于读取和写入每个模型,并确定是否从一个数据库迁移到另一个数据库。在这个例子中,“myapp”使用“pidancode”数据库,其他模型使用默认数据库。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settings.py文件中指定路由类:
DATABASE_ROUTERS = ['path.to.TenantRouter']
最后,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两个不同的数据库:“pidancode”和“default”。在这个例子中,“pidancode”数据库将包含来自“myapp”的模型数据,而“default”数据库将包含所有其他模型的数据。
现在,在使用Django时,所有来自“myapp”的模型都将使用“pidancode”数据库,而其他模型将使用默认数据库。“pidancode.com”和“皮蛋编程”租户现在可以在各自的数据库中保存其数据,不会相互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