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SPFv3(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version 3)协议中,路由类型是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决定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
OSPFv3路由类型主要有:
- 区域内路由(Intra Area)
- 区域间路由(Inter Area)
- 第一类外部路由(Type1 External)
- 第二类外部路由(Type2 External)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
1.1 区域内路由
- Intra Area
区域内路由,如其名称所示,指的是在同一个OSPFv3区域内的路由。
这些路由描述了自治系统(AS)内部的网络结构,主要由区域内设备和骨干路由器负责维护。
区域内路由的计算是基于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中的链路状态信息,采用Dijkstra算法来寻找最短路径。
这种类型的路由计算是OSPFv3中的基本操作,用于在同一个区域内选择最优的转发路径。
1.2 区域间路由
- Inter Area
区域间路由指的是在不同OSPFv3区域之间的路由。
这些路由用于描述不同区域之间的网络连通性,由区域边界路由器(ABR)负责传递。
ABR在不同区域之间交换类型为3和4的LSA,传递区域间的路由信息。
区域间路由计算也是基于LSDB中的信息,以寻找跨越多个区域的最短路径。
1.3 第一类外部路由
- Type1 External
第一类外部路由是指从OSPFv3自治系统内部到外部目的地址的路由。
这类外部路由的可信程度较高,计算出的开销与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开销相当,并且具有可比性。
计算第一类外部路由的开销需要考虑两个部分:从本路由器到相应的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的开销,以及从ASBR到目的地址的开销。
这种计算方式使得第一类外部路由能够在选择路径时综合考虑到内外部的开销。
1.4 第二类外部路由
- Type2 External
第二类外部路由描述了从OSPFv3自治系统内部到外部目的地址的路由,但其可信度较低。
OSPFv3协议认为,从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到自治系统之外的开销远大于在自治系统内部到达ASBR的开销。
因此,计算第二类外部路由的开销时,只考虑ASBR到目的地址的开销,不再包含本地的开销。
这种计算方式反映了第二类外部路由的不确定性和低可信度。
1.5 路由类型对比
路由类型 | 描述 | 计算方式 | 作用 |
---|---|---|---|
区域内路由(Intra Area) | 描述同一区域内的路由 | 基于LSDB,使用Dijkstra算法 | 在区域内选择最优转发路径 |
区域间路由(Inter Area) | 描述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 | 基于ABR传递类型3和4的LSA | 跨越不同区域的网络连通性 |
第一类外部路由(Type1 External) | 描述到外部目的地址的路由 | 考虑本路由器到ASBR和ASBR到目的地址的开销 | 高可信度,综合考虑内外部开销 |
第二类外部路由(Type2 External) | 描述到外部目的地址的路由 | 仅考虑ASBR到目的地址的开销 | 低可信度,重点考虑ASBR到外部的开销 |
不同类型的OSPFv3路由在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区域内路由到区域间路由,再到外部路由。区域内路由和区域间路由维护了自治系统内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连通性,而第一类和第二类外部路由则描述了到达自治系统外部目的地址的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