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限流是通过限制住流量大小来保护系统,它尤其能够解决异常突发流量打崩系统的问题。
算法
限流算法也可以像负载均衡算法那样,划分成静态算法和动态算法两类。
- 静态算法包含令牌桶、漏桶、固定窗口和滑动窗口。这些算法就是要求研发人员提前设置好阈值。在算法运行期间它是不会管服务器的真实负载的。
- 动态算法也叫做自适应限流算法,典型的是 BBR 算法。这一类算法利用一系列指标来判定是否应该减少流量或者放大流量。动态算法和 TCP 的拥塞控制是非常接近的,只不过 TCP 控制的是报文流量,而微服务控制的是请求流量。
令牌桶
系统会以一个恒定的速率产生令牌,这些令牌会放到一个桶里面,每个请求只有拿到了令牌才会被执行。每当一个请求过来的时候,就需要尝试从桶里面拿一个令牌。如果拿到了令牌,那么请求就会被处理;如果没有拿到,那么这个请求就被限流了。
漏桶
漏桶是指当请求以不均匀的速度到达服务器之后,限流器会以固定的速率转交给业务逻辑。
漏桶是绝对均匀的,而令牌桶不是绝对均匀的。
固定窗口与滑动窗口
固定窗口是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只允许执行固定数量的请求。比如说在一秒钟之内只能执行 100 个请求。
滑动窗口类似于固定窗口,也是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只允许执行固定数量的请求。区别就在于,滑动窗口是平滑地挪动窗口,而不像固定窗口那样突然地挪动窗口。
限流对象
可以是集群限流或者单机限流,也可以是针对具体业务来做限流。
针对业务对象限流,这一类限流对象就非常多样。
- VIP 用户不限流而普通用户限流。
- 针对 IP 限流。用户登录或者参与秒杀都可以使用这种限流,比方说设置一秒钟最多只能有 50 个请求,即便考虑到公共 IP 的问题,正常的用户手速也是没那么快的。
- 针对业务 ID 限流,例如针对用户 ID 进行限流。
限流后的做法
- 同步阻塞等待一段时间。如果是偶发性地触发了限流,那么稍微阻塞等待一会儿,后面就有极大的概率能得到处理。比如说限流设置为一秒钟 100 个请求,恰好来了 101 个请求。多出来的一个请求只需要等一秒钟,下一秒钟就会被处理。但是要注意控制住超时,也就是说你不能让人无限期地等待下去。
- 同步转异步。它是指如果一个请求没被限流,那就直接同步处理;而如果被限流了,那么这个请求就会被存储起来,等到业务低峰期的时候再处理。这个其实跟降级差不多。
- 调整负载均衡算法。如果某个请求被限流了,那么就相当于告诉负载均衡器,应该尽可能少给这个节点发送请求。
亮点
突发流量
漏桶算法非常均匀,但是令牌桶相比之下就没那么均匀。令牌桶本身允许积攒一部分令牌,所以如果有偶发的突发流量,那么这一部分请求也能得到正常处理。但是要小心令牌桶的容量,不能设置太大。不然积攒的令牌太多的话就起不到限流效果了。例如容量设置为 1000,那么要是积攒了 1000 个令牌之后真的突然来了 1000 个请求,它们都能拿到令牌,那么系统可能撑不住这突如其来的 1000 个请求。
请求大小
如果面试官问到为什么使用了限流,系统还是有可能崩溃,或者你在负载均衡里面聊到了请求大小的问题,都可以这样来回答,关键词是请求大小。
限流和负载均衡有点儿像,基本没有考虑请求的资源消耗问题。所以负载均衡不管怎么样,都会有偶发性负载不均衡的问题,限流也是如此。例如即便我将一个实例限制在每秒 100 个请求,但是万一这个 100 个请求都是消耗资源很多的请求,那么最终这个实例也可能会承受不住负载而崩溃。动态限流算法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个问题,但是也无法根治,因为一个请求只有到它被执行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是不是大请求。
计算阈值
总体上思路有四个:看服务的观测数据、压测、借鉴、手动计算。
看服务的性能数据属于常规解法,基本上就是看业务高峰期的 QPS 来确定整个集群的阈值。如果要确定单机的阈值,那就再除以实例个数。所以你可以这样来回答,关键词是业务性能数据。
我们公司有完善的监控,所以我可以通过观测到的性能数据来确定阈值。比如说观察线上的数据,如果在业务高峰期整个集群的 QPS 都没超过 1000,那么就可以考虑将阈值设定在 1200,多出来的 200 就是余量。 不过这种方式有一个要求,就是服务必须先上线,有了线上的观测数据才能确定阈值。并且,整个阈值很有可能是偏低的。因为业务巅峰并不意味着是集群性能的瓶颈。如果集群本身可以承受每秒 3000 个请求,但是因为业务量不够,每秒只有 1000 个请求,那么我这里预估出来的阈值是显著低于集群真实瓶颈 QPS 的。
压测
不过我个人觉得,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在线上执行全链路压测,测试出瓶颈。即便不能做全链路压测,也可以考虑模拟线上环境进行压测,再差也应该在测试环境做一个压力测试。
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选择 A、B、C 当中的任何一个点作为你的限流的阈值。
A 是性能最好的点。A 之前 QPS 虽然在上升,但是响应时间稳定不变。在这个时候资源利用率也在提升,所以选择 A 你可以得到最好的性能和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B 是系统快要崩溃的临界点。很多人会选择这个点作为限流的阈值。这个点响应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但是系统还能撑住。选择这个点意味着能撑住更高的并发,但是性能不是最好的,吞吐量也不是最高的。
C 是吞吐量最高的点。实际上,有些时候你压测出来的 B 和 C 可能对应到同一个 QPS 的值。选择这个点作为限流阈值,你可以得到最好的吞吐量。
性能 A、并发 B、吞吐量 C。
无法压测:
不过如果真的做不了,或者来不及,或者没资源,那么还可以考虑参考类似服务的阈值。比如说如果 A、B 服务是紧密相关的,也就是通常调用了 A 服务就会调用 B 服务,那么可以用 A 已经确定的阈值作为 B 的阈值。又或者 A 服务到 B 服务之间有一个转化关系。比如说创建订单到支付,会有一个转化率,假如说是 90%,如果创建订单的接口阈值是 100,那么支付的接口就可以设置为 90。
如果我这是一个全新的业务呢?也就是说,你都没得借鉴。这个时候就只剩下最后一招了——手动计算。
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手动计算了。也就是沿着整条调用链路统计出现了多少次数据库查询、多少次微服务调用、多少次第三方中间件访问,如 Redis,Kafka 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说一个非常简单的服务,整个链路只有一次数据库查询,这是一个会回表的数据库查询,根据公司的平均数据这一次查询会耗时 10ms,那么再增加 10 ms 作为 CPU 计算耗时。也就是说这一个接口预期的响应时间是 20ms。如果一个实例是 4 核,那么就可以简单用 1000ms÷10ms×4=400 得到阈值。
手动计算准确度是很差的。比如说垃圾回收类型语言,还要刨除垃圾回收的开销,相当于 400 打个折扣。折扣多大又取决于你的垃圾回收频率和消耗。
升华:
最好还是把阈值做成可以动态调整的。那么在最开始上线的时候就可以把阈值设置得比较小。后面通过观测发现系统还很健康,就可以继续上调阈值。
此文章为9月Day25学习笔记,内容来源于极客时间《后端工程师的高阶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