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面临一个选择,在数据库产品的功能等方面是跟随Oracle的步伐还是另辟蹊径。这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两条路都不大好走。
如果选择跟随,Oracle在前面领先太多,而且在研发上更是财大气粗,核心研发人才远远超出你几个数量级,每年投入在研发上的经费对你来说也是个天文数字。如果你一股脑地跟随Oracle,它做啥你也跟着做啥肯定是不行的,实力上的差距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现在你可能还能迷迷糊糊看到它的背影,可能跟着跟着发现它离你越来越远了。
既然跟不上,那么干脆就不跟了,我另辟蹊径,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不过问题又来了,高水平的产品经理也没人加多,用户反馈回来的需求也没人家多,很多技术方向上的专利又被Oracle不讲武德地锁定了,因此想另辟蹊径也不那么容易。数据库厂商想要另辟蹊径需要或得到十分准确的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用户需求,把这些应用场景分析清楚,并且在自己的产品中做出来。以目前国产数据库厂商获取用户需求的方式和渠道,恐怕很难奏效。以前听一个数据库厂商的产品负责人讲过他们在一个客户那边的经历,有个用户对他们产品的功能不满意,他们派人去收集用户需求。用户安排了几个DBA和研发人员给他们讲了一大堆需求,回来后加班加点把活干完了。再到用户现场去的时候,他们说这些功能他们暂时都用不上,并且又提了一堆其他需求。
看着上面的分析似乎两头都走不通了,难道国产数据库就没路可走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上面的分析两条路都没被堵上,只是说都不好走,也不能保证能不能走得下去,会不会半路累死。如果真的坚定走下去,还是有些人能走下去的。只是当下想要快速追上前面的先行者,甚至是另辟蹊径弯道超车是不大可能了,甚至在最近的几年里距离还会被越拉越大。
所幸中国的市场够大,客户的需求够丰富,在反国际化浪潮下走自主道路的决心够大,因此在赶路的时候如果能不断壮大自己,那么最终赶上先行者甚至超越也还是可能的。只不过这时间是以十年计的,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数个十年。在这场比拼中只有抱定了长期主义的人才能完赛,而有着投机心态参与的人可能很快会坚持不下去。
想要在追赶的路上少走弯路,那么仅仅是跟随或者另辟蹊径都是无法达成目标的,而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跟随方面,目前依然是国产数据库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国产数据库产品在功能上与Oracle差距甚大,很多功能都是用户真实的需求,直接从Oracle上面获得功能需求比自己费劲巴拉的从用户侧获取需求成本要低得多。不过并不是Oracle的所有功能都是我们要去效仿的,因为我们没有人家那么有钱,技术实力那么雄厚。必须有选择的在一些用户迫切需要的功能上做追随。想做好这一点在数据库厂商里必须有一支对Oracle数据库十分熟悉的队伍,研究Oracle数据库的功能,跟踪Oracle数据库技术发展方向的脉络,为自己的数据库产品研发提供有价值的需求。很可惜,在我接触过的国产数据库厂商里,对此的重视程度都不高,虽然也有一些懂Oracle的人,但是对Oracle产品的理解大多还比较浅,不足以支撑追随Oracle技术的工作。
另辟蹊径,与Oracle做差异化竞争的技术要求就更高了,需要数据库厂商与数据库大用户之间建立起相当牢固的纽带,这不仅仅需要数据库厂商拥有大量高水平的产品经理,也需要用户也有对数据库应用理解较深的技术人员。只有二者经常碰撞,才能找到一些高价值的需求。在国产数据库发展的初期,这些工作可能效果并不好,因此国产数据库厂商往往对此更加不重视。随着国产数据库产品的发展,这个工作越来越重要。可喜的是,在2023年,已经有一些国产数据库厂商在学习Oracle的CAB/PAB,搞大用户的需求交流会议了。虽然这些会议的质量还远不能与Oracle的会议相比,不过走出第一步总是好事,希望这些会议能够坚持下去,并且能够开出质量来,而不仅仅是个作秀。
国产数据库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离先行者越来越远的问题,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是在这条路上追赶的人群太多,互相掣肘,竞争有限的资源。甚至一拥而上的人群会把路上的粮食补给吃个精光,没有一个人能够吃饱,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越走越强,结局可能会大家都越来越瘦弱,那么赶超先行强者就毫无希望了。
因此在这场比拼中不仅仅要和先行的强者比拼,还要尽快在这些追赶的人群中快速脱颖而出,把大部队远远甩在身后,这样才能占有最好的资源,让自己更加强壮。我想2024年将是在追赶者中出现强者的关键一年,国产数据库厂商中哪些能够最终活下来并承担起追赶国外友商任务,今年年底可能就能看出些端倪了。
市场是检验一个企业,一个产品,一项技术的唯一标准,再好的产品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都无法存在下去,数据库产品绝对不是完全凭技术来获胜的,虽然说最终的成功者一定是技术上过硬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技术过硬的产品都会成功。市场策略,营销能力,企业口碑,特别是客户关系,都是重要的决定因素,综合实力才是成败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