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2024年 1月 29日 95.7k 0

在软件开发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实现不同行为的场景。这种场景下,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

策略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允许我们定义一系列算法,并将其封装在独立的策略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相替换。通过使用策略模式,我们能够灵活地选择和切换不同的算法,而无需修改原有的代码,替代⼤量 if else 的逻辑。

使用场景

策略模式通常在以下情况下被使用:

  • 当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且需要在运行时动态选择具体实现时,策略模式非常有用。例如,一个购物应用可能需要根据用户的会员等级来计算折扣,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计算方式,这时就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实现。
  • 当存在一组类似的行为,只是实现细节略有不同,但又不希望通过继承来添加新的子类时,策略模式也很适用。它将这组行为封装在独立的策略类中,并通过委托的方式在上下文对象中使用。

例如:

  • 支付方式选择: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来使用不同的支付策略,例如信用卡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
  • 排序算法选择:一个排序工具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排序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 数据验证:一个表单验证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验证规则采用不同的验证策略,例如长度验证、格式验证等。

这些只是策略模式的一些例子,实际应用场景非常丰富。通过使用策略模式,我们可以将算法或行为与具体的业务逻辑解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策略模式实现

在策略模式中,有三个核心角色:上下文(Context)、策略接口(Strategy)和具体策略类(Concrete Strategy)。

  • 上下文(Context):封装了具体策略的执行逻辑,提供给客户端使用的接口。上下文通常包含一个指向策略接口的引用,用于调用具体策略的方法。
  • 策略接口(Strategy):定义了一组算法或行为的公共接口,所有具体策略都必须实现该接口。
  • 具体策略类(Concrete Strategy):实现了策略接口,提供了具体的算法或行为。

下面我们来实现一下策略模式:

步骤 1

创建策略接口。

//策略接口
public interface PaymentStrategy {
    void pay(double amount);
}

步骤2

创建策略接口实现类。

//具体策略类
public class CreditCardPayment implements PaymentStrategy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System.out.println("使用信用卡支付:" + amount);
        // 具体的支付逻辑
    }
}
public class WeChatPay implements PaymentStrategy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System.out.println("使用微信支付:" + amount);
        // 具体的支付逻辑
    }
}

注意:在实际项目中,我们一般通过工厂方法模式来实现策略类的声明。

实现关系如下:

图片图片

步骤 3

创建 Context 类。

// 上下文类
public class PaymentContext {
    private PaymentStrategy paymentStrategy;
    
    public PaymentContext(PaymentStrategy paymentStrategy) {
        this.paymentStrategy = paymentStrategy;
    }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paymentStrategy.pay(amount);
    }
}

调用一下:

// 使用示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ymentStrategy strategy = new CreditCardPayment();
        PaymentContext context = new PaymentContext(strategy);
        context.pay(100.0);
        
        strategy = new WeChatPay();
        context = new PaymentContext(strategy);
        context.pay(200.0);
    }
}

输出:

使用信用卡支付:100.0
使用微信支付:200.0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PaymentStrategy 接口作为策略接口,两个具体的策略类 CreditCardPayment 和 WeChatPay 实现了该接口。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 PaymentContext 上下文对象,并根据需要传入不同的策略实例进行支付操作。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策略模式的优点包括:

  • 松耦合:策略模式将不同的策略封装在独立的类中,与上下文对象解耦,增加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易于扩展:可以通过添加新的策略类来扩展系统的功能,无需修改现有代码。
  • 符合开闭原则:对于新的策略,无需修改上下文对象,只需要实现新的策略接口即可。

策略模式的缺点包括:

  • 类数量增多:每个具体策略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类,如果策略较多,将导致类的数量增加。
  • 上层必须知道所有策略类:上层模块必须知道有哪些策略,并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使用,这与迪米特法则是相违背的,我只是想使用了一个策略,我凭什么就要了解这个策略呢?那要你的封装类还有什么 意义?这是原装策略模式的一个缺点。

注意事项: 如果一个系统的策略多于四个,就需要考虑使用混合模式,解决策略类膨胀的问题,否则日后的系统维护就会成为一个烫手山芋。

策略模式优化

使用Map取消 Context 类

我们可以将策略实现类放进 Map 中,根据 key 去选择具体的策略,就不必事先定义 Context 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 map=new HashMap();
        map.put("CREDIT_CARD", new CreditCardPayment());
        map.put("WECHAT_PAY",new WeChatPay());

        map.get("CREDIT_CARD").pay(100.0);
        map.get("WECHAT_PAY").pay(200.0);
    }

策略枚举解决策略类膨胀

策略枚举可以解决策略类过多的问题。

我们对原装的策略模式进行改造,把原有定义在抽象策略中的方法移植到枚举中,让枚举成员成为一个具体策略。

@Slf4j
public enum PaymentStrategyEnum {
    CREDIT_CARD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log.info("使用信用卡支付:" + amount);
            // 具体的支付逻辑
        }
    },
    WECHAT_PAY {
        @Override
        public void pay(double amount) {
            log.info("使用微信支付:" + amount);
            // 具体的支付逻辑
        }
        
    };

    public abstract void pay(double amount);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枚举类型 PaymentStrategy,其中包含两个枚举常量 CREDIT_CARD 和 WECHAT_PAY。每个枚举常量都重写了 pay() 方法,用于具体的支付逻辑。

// 使用示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 map=new HashMap();
        map.put("CREDIT_CARD",  PaymentStrategyEnum.CREDIT_CARD);
        map.put("WECHAT_PAY", PaymentStrategyEnum.WECHAT_PAY);

        map.get("CREDIT_CARD").pay(100.0);
        map.get("WECHAT_PAY").pay(200.0);
    }

注意:策略枚举是一个非常优秀和方便的模式,但是它受枚举类型的限制,每个枚举项都是 public、final、static 的,扩展性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因此在系统开发中,策略枚举一般担当不经常发生变化的角色。

SpringBoot中的策略模式

SpringBoot中使用策略模式更加方便:

public interface Test {
    void print(String name);
}
@Service("testA")
@Slf4j
public class TestA implements Test{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name) {
        log.info("实现类A"+name);
    }
}
@Service("testB")
@Slf4j
public class TestB implements Test{
    @Override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name) {
        log.info("实现类B"+name);
    }
}

使用的时候 @Autowired 或者 @Resource 即可,SpringBoot会帮我们把实现类自动注入注入Map。

@Resource
private Map map;
Test test = map.get("你想拿出的具体策略类");
test.print("hello world");

总结

策略模式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设计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不同的算法或行为,并使系统更具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通过封装具体的策略类和使用上下文对象,我们可以轻松地选择和切换不同的策略,而无需修改现有的代码。

相关文章

JavaScript2024新功能:Object.groupBy、正则表达式v标志
PHP trim 函数对多字节字符的使用和限制
新函数 json_validate() 、randomizer 类扩展…20 个PHP 8.3 新特性全面解析
使用HTMX为WordPress增效:如何在不使用复杂框架的情况下增强平台功能
为React 19做准备:WordPress 6.6用户指南
如何删除WordPress中的所有评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