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半分钟,ARMS 帮你配置出“高质量”告警

2023年 8月 24日 42.3k 0

作者:图杨

背景

某位资深运维工程师A:“一天不收个几十条告警,我都觉得心里不踏实” 。运维工程师B:“我那几个告警天天告,我的应用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我又不敢关”。运维工程师C:“我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已经发生的告警:查它们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故障还是误报,要不要解决,要不要屏蔽。”运维工程师D:“要不我们给告警数配置一个告警吧,一天收100条告警是正常的,哪天告出来200条估计就是有问题了”。会出现这样的对话不是因为这几位运维工程师不专业,实际上,误告警泛滥,真告警被淹没,就是大多数团队,甚至顶尖的互联网企业的运维团队的现状。想要配置出“系统无异常时不误告,有异常时及时告”的“高质量”的告警规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所以这些告警都是些什么?为了保证系统和应用的稳定性,工程师们会搭建监控系统以实时地采集比如RT(响应时间)、QPS(调用次数)、Error Rate(错误率)、HTTP状态码、Full GC次数等关键指标,并对核心应用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地巡检,当检测到指标当前值超出“正常水位”时,相关的工程师就会收到对应的告警。

那这些误告警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传统的告警规则主要是静态阈值告警,当某指标的实际值超出用户设定的阈值,就认为是系统出现了异常。但是,想要快速选定合适的阈值,配出“高质量”告警,是很难的。阿里云应用实时监控服务ARMS通过对近百位用户的访谈与调研,发现平均每个用户每天收到1275条告警。而且,我们对 6 万条关于响应时间和错误率突增的告警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只有 3.05%的告警是“真”告警,剩下的96.95%都是由于阈值设置不当引发的误告警。

为什么配出”高质量“告警很难?

传统的告警规则是静态阈值告警,工程师们会对每个指标设定一个固定的阈值来定义指标的“正常水位”,当指标的实际值超出阈值时,对应的工程师就会收到告警。比如当应用的RT超出1s,就算是异常。但是合适的静态阈值,是很难定义的。因为:

1. 同一指标,不同应用,不同接口的“正常水位”不同。

现实生活中,SRE(运维工程师)需要对很多应用、很多接口配置告警。即使是同一个指标,不同应用,不同接口的“正常水位”都是是不一样的。下图是同一家公司,不同应用的错误率指标。

图片

下图是同一应用,不同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指标:

图片

SRE需要为每一个应用、每一个接口的每一个指标来设定“正常水位”。 这对于有几百个应用、几十条关键指标的公司来说,仅靠人力来不断地设定和维护指标的“正常水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更可怕的是,随着业务的发展,代码不断变更,各项指标的“正常水位”会不断地变化。这意味着SRE要不断地调整告警阈值。
###v2. 有的指标,不同时段的“正常水位”不一样

比如某工作网站的访问量,在10:00-18:00时段内,访问量低于1000是异常的;但是在夜间,比如22:00-6:00,访问量超过1000可能是收到了攻击。在这种场景下,指标的“正常水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我们硬配置一个阈值,比如低于1000就告警,那整个晚上都会受到告警的打扰。

有的SRE可能会表示,那我晚上自动吧告警关掉就好了,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起伏不定的指标,很难有像“1000”这么规整的阈值,现实生活中的调用量指标是下面的样子,就是会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大毛刺”。

图片

3. 告警阈值的合理性难以及时验证

SRE们配好一个告警阈值之后,也很难验证这个阈值是不是合理的。运维工程师们往往会不断地被打扰,他们要不断地调整阈值,才能得到一个较高质量的告警。当指标的正常水位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之后,周而复始,重新调整阈值。

业界是怎么协助用户配置出”高质量“告警的?

如何有效地帮助客户配制出“高质量”的告警规则,是每一个APM(应用性能监控)厂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流的APM厂商都提供了智能告警服务。主要思路就是用统计学算法或者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指标的特征,下面介绍业界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问题 1:同一指标,不同应用,不同接口的“正常水位”不同

为了解决阈值难配的问题,一些APM厂商给出了静态阈值推荐的功能。一般地,他们用算法为各个接口、各个应用,根据对于指标的历史数据学习指标特征,结合指标历史平均水位以及波动情况给出一个建议阈值。

但是,厂商给的是通用算法,SRE很难评估算法推荐的阈值是不是符合他的业务,是不是真的“高质量”的阈值。

问题 2:有的指标,不同时段的“正常水位”不一样

对于波动型指标,一些厂商推出了动态阈值(也称区间检测)功能。在这个场景下,指标的实际值不再和单一的静态阈值比较,而是和一个时间序列做对比。具体地,算法会根据指标历史数据学习其波动特征,并对未来一段时间指标正常变化范围进行预测。比如每天00:00对未来一天的指标“正常水位”的上下边界进行预测,等采集到实际值时,比如10:00时,将实际值与之前的预测值进行比较,实际值超过了边界就被判定为异常。下面是一个动态阈值功能的示意图,绿线是指标的实际值,蓝色阴影是算法计算出来的,指标在正常情况下的上下边界。

图片

这里的缺点在于:算法对用户来说是黑盒,SRE们不敢把关键的业务指标放心地交给算法。另外,这些算法是通用的,不一定符合SRE的实际业务需求。而且,很多APM厂商没有关注到这一点,没有给用户调节动态阈值的功能。

问题 3:告警阈值的合理性难以及时验证

一些APM厂商给出了阈值和指标过去一段时间实际值的对比图。但是,SRE们往往没有时间对每个应用、每条指标、每个接口都浏览一遍来设置合理的阈值。

另外,对于动态阈值的功能,很少有厂商给出对比图。SRE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对告警阈值进行调整,只能不断地受到告警打扰再调节阈值。这样,有了几次误告警之后,SRE们就会把这些“华而不实”的AI功能关掉。

ARMS 是怎么帮用户实现半分钟配出”高质量“告警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给用户提供“透明的”、“易用的”、“所见即所得”的智能化告警体验,ARMS对应用性能监控告警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 下面我们介绍ARMS如何解决“高质量”告警难配的问题。

问题 1:同一指标,不同应用,不同接口的“正常水位”不同

实际上,对每一条指标配置一个合适的阈值其实都不算难,难的地方在于每个应用、每个接口、每种指标类型适合的阈值都不一样。SRE要遍历所有的指标,为他们设置合适的阈值,这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地方。

对于配静态阈值这种重复的工作,ARMS决定交给代码来做。用户只需要选择要配告警的应用、接口和指标类型。

图片

然后点击“填入P4建议阈值”,ARMS就会自动拉取每个应用、每个接口对应指标的历史3天数据,然后用N-sigma算法,计算每个指标历史3天的均值和方差。当业务没有发生变化,我们默认指标服从一个正态分布,它偏离它的期望N倍标准差的概率很小。根据这个原理,我们给出一个推荐阈值。这里的"P4"是表示的是最不严重的告警,这个建议阈值仅仅表示指标有些许异常。

图片

当用户的业务发生了变化,应用正常水位也发生了变化,那么用户也只需要编辑一下告警规则,再点一次“填入P4建议阈值”即可。真正做到了一次配置,随处生效。

问题 2:有的指标,不同时段的“正常水位”不一样

由于静态阈值告警难以满足如RT、QPS等波动型指标的监控功能,我们推荐动态阈值,也叫区间检测功能。这里我们会自动根据指标7天历史数据,预测指标未来上下边界。用户可以根据上下边界配置告警,当指标实际值超出上边界或下边界,触发告警。

ARMS主要使用了Meta(Facebook)公司2018年公布的Prophet算法 [ 1] 。算法会先根据指标历史7天数据,用时间序列分解算法,将指标分解成季节项、趋势项和残差项。举个例子 [ 2] ,对于下面图 1 中的时间序列,Prophet算法会将它分解成有规律的趋势项(图2)季节项(图3)和没有规律的残差项。

图片

图 1

图片

图 2

图片

图 3

既然趋势项和季节项是有规律的,我们就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指标的值进行预测。但是还有残差项的存在,所以如果我们对指标的变化趋势预测得到的是一个区间,可以看图 1 中蓝色阴影部分。Prophet是一个无领域的,时序预测通用算法。我们对该算法做了一些实验之后,发现把它应用到APM领域,还需要大量的改造。

当用户配置区间检测任务之后,ARMS会在后台以每24h一次的频率,学习指标历史7天数据的特征,提取指标趋势性、季节性等特征,得到指标未来24h的预测曲线。再根据指标自身的波动情况,也就是误差方差的大小,为未来一天指标的数据做出一个估计区间。用户在配置区间检测告警中,可以对算法计算出来的上下边界进行预览。下图中,蓝线是指标的实际值,绿色的阴影是上下边界。

图片

与静态阈值推荐功能不同的地方在于,当用户业务变化导致指标正常水位发生变化,用户不需要通过手动编辑告警规则的方式来更新阈值。这是因为ARMS持续地在以每天一次的频率学习指标的特征,并只预测未来一天的上下边界。SRE们不需要再一遍一遍来回地调整阈值。ARMS区间检测告警,一次配置,自适应学习指标特征,持久有效。

问题 3:告警阈值的合理性难以及时验证

为了帮助用户及时地验证告警的合理性,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身业务调整算法推荐的阈值,ARMS推出了如下的功能:

  • 为了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数据对阈值进行调整,我们给出了指标实际值和阈值的对比图
  • 这里的P1、P2、P3、P4的阈值代表着不同的严重程度,当用户配置好各个阈值之后,ARMS会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4个不同等级的阈值。

    图片

    2.提供了告警数预测功能

    我们会根据指标历史24h数据,计算指标会超出每个阈值的次数来预测在该设定下告警的数量。并且,ARMS提供了指标详情信息,用户可以看到具体是哪些时刻,指标的实际值超出了当前的阈值。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阈值,以适配实际业务需求。

     图片

     图片

  • 无论是静态阈值还是推荐阈值,ARMS都支持用户手动调节推荐阈值
  • 在静态阈值配置的界面下, 用户可以按需地修改阈值;在区间检测功能中,用户可以滑动灵敏度按钮,从0到200挑选任意整数作为灵敏度。并且,图中标识着指标上下边界的绿色区间也会随着灵敏度的变化而变化。

    图片

    总结

    为了帮助用户快速配出“高质量“告警,ARMS提供了“静态推荐阈值”来帮助用户快速地计算指标的“正常水位”;并且,针对不同时间段“正常水位”不一样的指标,ARMS提供了“区间检测”功能。另外,ARMS提供了告警数预测功能,使得运维工程师们可以及时地评估告警规则的合理性。也让他们有足够的信息,根据自身业务来调节告警阈值以及区间检测中的灵敏度,一次性配出“高质量”告警。

    运维工程师D表示:"用ARMS确实比给告警数配告警靠谱哈",运维工程师A、B、C:“赶紧上阿里云开通ARMS吧,我再也不想半夜被告警电话吵醒了”。

    参考文献:

    [1] Prophet算法

    Taylor S J, Letham B. Forecasting at scale[J]. 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 2018, 72(1): 37-45.

    [2] 举个例子zhuanlan.zhihu.com/p/52330017

    相关文章

    KubeSphere 部署向量数据库 Milvus 实战指南
    探索 Kubernetes 持久化存储之 Longhorn 初窥门径
    征服 Docker 镜像访问限制!KubeSphere v3.4.1 成功部署全攻略
    那些年在 Terraform 上吃到的糖和踩过的坑
    无需 Kubernetes 测试 Kubernetes 网络实现
    Kubernetes v1.31 中的移除和主要变更

    发布评论